查ICP網:全新的綜合網站備案信息查詢網
Copyright ? 2008-2028 www.mshuangcha.com [ 查icp] All Rights Reserved.
什么是距離矢量路由協議?有哪些協議?距離矢量路由協議(英語:distance-vector routing protocol),為路由協議中的兩大分類之一,這類協議采用距離向量(distance-vector,縮寫為DV)算法來決定報文交換的路徑。包括貝爾曼-福特算法,Ford–Fulkerson algorithm與DUAL FSM等算法,都被歸類于距離向量算法中。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包括 RIP、IGRP 和 EIGRP。
RIP
RIP(路由信息協議)是基于距離矢量算法的路由協議,利用跳數來作為計量標準,最初在 RFC 1058 中定義。
主要有以下特點:
1.使用跳數作為選擇路徑的度量。 2.如果某網絡的跳數超過 15,RIP 便無法提供到達該網絡的路由。 3.默認情況下,每 30 秒通過廣播或組播發送一次路由更新。
IGRP
IGRP(內部網關路由協議)是由 Cisco 開發的專有協議。IGRP 的主要設計特點如下: .使用基于帶寬、延遲、負載和可靠性的復合度量。 . 默認情況下,每 90 秒通過廣播發送一次路由更新。 .IGRP 是 EIGRP 的前身,現在已不再使用。
EIGRP
EIGRP(增強型 IGRP)是 Cisco 專用的距離矢量路由協議。EIGRP 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 能夠執行不等價負載均衡。 .使用擴散更新算法 (DUAL) 計算最短路徑。 .不需要像 RIP 和 IGRP 一樣進行定期更新。只有當拓撲結構發生變化時才會發送路由更新
距離矢量的含義
顧名思義,距離矢量意味著用距離和方向矢量通告路由。距離使用諸如跳數這樣的度量確定,而方向則是下一跳路由器或送出接口。
使用距離矢量路由協議的路由器并不了解到達目的網絡的整條路徑。該路由器只知道:
應該往哪個方向或使用哪個接口轉發數據包
自身與目的網絡之間的距離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的工作方式
一些距離矢量路由協議需要路由器定期向各個鄰居廣播整個路由表。這種方法效率很低,因為這些路由更新不僅消耗帶寬,而且處理起來也會消耗路由器的 CPU 資源。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有一些共同特征。
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發送定期更新(RIP 的間隔為 30 秒,IGRP 的間隔為 90 秒)。即使拓撲結構數天都未發生變化,定期更新仍然會不斷地發送到所有鄰居那里。
鄰居是指使用同一鏈路并配置了相同路由協議的其它路由器。路由器只了解自身接口的網絡地址以及能夠通過其鄰居到達的遠程網絡地址,對于網絡拓撲結構的其它部分則一無所知。使用距離矢量路由的路由器不了解網絡拓撲結構。
廣播更新均發送到 255.255.255.255。配置了相同路由協議的相鄰路由器將處理此類更新。所有其它設備也會在第 1、2、3 層處理此類更新,然后將其丟棄。一些距離矢量路由協議使用組播地址而不是廣播地址。
定期向所有鄰居發送整個路由表更新(但其中也有一些特例,我們將在稍后討論)。接收這些更新的鄰居必須處理整個更新,從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丟棄其余的無用信息。某些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如 EIGRP)不會定期發送路由表更新。
算法的作用
距離矢量協議的核心是算法。算法用于計算最佳路徑并將該信息發送給鄰居。
算法是用于完成特定任務的步驟,開始于給定的初始狀態并終止于定義好的結束狀態。不同的路由協議使用不同的算法將路由添加到路由表中、將更新發送給鄰居以及確定路徑。
用于路由協議的算法定義了以下過程:
發送和接收路由信息的機制。 計算最佳路徑并將路由添加到路由表的機制。 檢測并響應拓撲結構變化的機制。